[ 1] 刘国华, 汪树玉. 拱坝非线性全调整分载法研究[ J] . 浙江大学学报, 1999, 33( 1) : 40- 46.
[ 2] 任青文, 钱向东. 高拱坝沿建基面的破坏和安全度研究 [ J] . 水力发电, 2002( 12) : 10- 13.
[ 3] 郑颖人. 广义塑性力学讲座[ J] . 岩土力学, 2000, 21 ( 2) : 188- 192; 21( 3) : 305- 308.
[ 4] 张镜剑, 孙明权. 铜头拱坝位移优化反分析及稳定安全性预测[ J] .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, 1997, 18( 4) : 1- 8.
[ 5] 王良奎, 陈建平. 拱坝坝肩侧裂面的面连通率研究[ J] . 煤田地质与勘探, 2002, 30( 1) : 41- 44.
[ 6] 任青文, 傅树红. 高拱坝沿建基面抗滑稳定性的分析方法研究[ J] . 水利学报, 2002( 2) : 1- 7.
[ 7] 任青文. 现代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力学问题[ A] . 赵光恒. 力学) ) ) 现代工业技术的支柱. 南京: 河海大学出版社, 2001. 258- 282.
[ 8] 杨令强, 练继建. 拱坝的破坏分析及超载问题探讨 [ J] . 水利学报, 2003( 3) : 55- 62.
[ 9] 李朝国, 陆金池. 综合法与超载法在沙牌RCC 拱坝坝肩稳定分析中的应用[ J] .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, 1997, 1 ( 3) : 64- 71.
[ 10] 陆述远. 岩基重力坝抗滑稳定分析[ A] . 水工结构专题 [ C] . 北京: 水利电力出版社, 1995. 16- 78.
[ 11] 陈进, 黄薇. 混凝土重力坝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与安全度探讨[ J] . 长江科学院院报, 1995( 3) : 1- 7.
[ 12] 周伟, 常晓林. 溪洛渡高拱坝渐进破坏过程仿真分析和稳定安全度研究[ J] . 四川大学学报, 2002, 34( 4) : 46 - 50.
[ 13] 董聪. 现代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理论发展概况及若干应用[ J] . 力学进展, 1993, 23( 2) : 206- 213.
[ 14] 吴清高, 张明. 混凝土重力坝边界元可靠度计算[ J] .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, 2002, 22( 6) : 70- 73.
[ 15] 郭怀志, 陈祖坪. 论拱坝系统可靠度分析方法[ A] . 高拱坝学术讨论会论文集[ C] . 北京: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, 1996. 170- 181.
[ 16] 杨令强, 练继建. 随机有限元与最大熵法联合求混凝土拱坝可靠度[ J] .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, 2003( 2) : 24- 28.
[ 17] 陈刚, 张林.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沙牌RCC 拱坝可靠度分析[ J] . 四川大学学报, 2002, 34( 4) : 34- 37.
[ 18] 武清玺, 吕泰仁. 拱坝坝肩整体稳定静力动力可靠度分析[ J] . 岩土工程学报, 1995, 17( 3) : 51- 59.
[ 19] 黄云, 金峰. 高拱坝上游坝踵裂缝的稳定性及其扩展 [ J] . 清华大学学报, 2002, 42( 4) : 35- 37.
[ 20] 黄润秋, 许强. 开挖过程的非线性理论分析[ J] . 工程地质学报, 1999, 7( 1) : 9- 14.
[ 21] 陈宗梁. 世界超级高坝[M] . 北京: 中国电力出版社, 1998. 40- 41.
[ 22] 任青文, 王柏乐. 关于拱坝柔度系数的讨论[ J] . 河海大学学报, 2003, 31( 1) : 1- 4.
[ 23] 黄云, 金峰. 高拱坝上游坝踵裂缝的稳定性及其扩展 [ J] . 清华大学学报, 2002, 42( 4) : 35- 37.
[ 24] 苏超, 李俊宏, 任青文. 有限单元法在高拱坝坝肩动力稳定分析中的应用[ J] . 河海大学学报, 2003, 31( 2) : 144- 147.
[ 25] 陈正作, 刘蕾. 拱坝定期检查的安全度标准研究[ J] . 水利技术监督, 2002( 2) : 32- 38.